北美法青台灣行:正念勇氣,為自然留傳承
Be Mindful and Be Brave to leave legacy for mother nature and for the people of the future.

由洛杉磯道場主辦的北美法青台灣禪工作坊,共有42位北美的青年學子參加,內容結合禪修與台灣本土文化的體驗,主題-「你要留什麼遺產給下一代,還有我們的地球?」。課程前半部是由果禪法師和常濟法師帶領進行,果啟法師擔任總外護,在沒有手機的四天裡,學生們從剛開始的不安、焦慮,漸漸地有了更多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在禪堂裡,有別於讓法師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講解,這次是透過學子們自己的回憶並帶動過去曾經學習過的內容,從八式動禪到禪坐時的坐姿和心態,在輕鬆的互動中,法師從旁加以適時引導說明,許多學生也因此打破對禪修限制性的認識,原來禪修不只在蒲團上盤腿坐著,日常的行走、工作、吃飯、刷牙、睡覺時刻都是禪修的機會。無形中生起了對打坐的信心與興趣,對方法的運用逐漸熟稔,浮動的心也一點一點安定下來。

在戶外經行後,學子們席地而坐,聆聽潺潺水聲,打開五感,接受大自然的說法,靜下心與生生不息的自然做最原始的WIFI連接。在學子們寫給地球母親的信中,充滿了感恩於萬物滋養,謙卑於宇宙天地、生命。也有許多具體的行動宣言,純真的心靈裡盡是對自然的覺醒與反饋的心思,大家的心不僅安定,也更加柔軟。

禪堂堂主果醒法師,幽默的分享 IQ、EQ 和BQ(佛性)之間的不同,再加上與僧大法師們直接坦誠開放式的問與答過程中,更是讓學子們進一步地打破對出家修行的傳統認知,無形中也開啟了對自己的未來要如何定位的探討。

工作坊的後半段,來到了台東這塊台灣最後的淨土。感恩信行寺果悅法師的協助,除了驚豔於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田景緻,學生們還深入常統法師推薦的鸞山部落,體驗一日布農族的文化。大家走在所謂的勇敢的獵人步道上,在濕滑的石頭路間攀爬大樹,汗水淋漓中,還不忘互相提醒「be mindful,be brave」。其中一位學生分享,他一向是個嚴肅、不善言辭的人,但這次來山區爬樹,彷彿回到快樂的童年時光,加上當地老師講述族人如何在沒有燈光、沒有電力的自然環境中,依然以平靜與感恩的心過著每一天,他的內心悄悄產生了變化。原來真正的快樂,並不是源於物質的豐富,而是來自內心對生命與自然環境的珍惜。

在這片純粹的大自然中,寧靜的原始之美深深觸動每個人的內心。而與當地族人熱情且真誠的互動,讓大家第一次體會到,大自然不是理所當然的背景,而是我們必須用心守護的生命共同體。那一刻,不僅僅是學習,更是被環境「感染」與「感動」。大自然的 WIFI,不用擔心沒電池,更不需要繳月費,只要把心 turn on,立即接通。

七天的營隊,從初踏上台灣土地的陌生,到逐漸建立起連結與認同,從剛開始不高興被收走手機,到最後每個人眼中閃爍的驚奇與感動。相信這次活動對這群美國的法青來說,不但是一次文化探索之旅,更是一場心靈環保的真實體驗與洗禮。

最初,因為未知,所以開啟了探險的心。

期望大家都能夠: Be Mindful and Be Brave to leave legacy for mother nature and for the people of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