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日到十三日 

02/06/2011

 

果元法師講「觀音法門」 林果開

2011 年 2 ⺝ 6 日, 台北金山的法鼓山禪堂的堂主果元法師, 在新春觀音法會之前, 先解說「觀音法門」的意義, 並且分享了一些聖嚴師父與觀世音菩薩結緣的經歷 (刊登於 師父著作〈雪中足跡〉之中).
「觀音法門」是「直觀法門」之一種, 透過耳根聽聞的功能去直觀. 耳朵有如接收 器, 隨時都開著, 即使睡覺時也無法關閉. 「觀音法門」的方法 : 不特別去選擇什麼聲音來 聽, 但應放鬆的聽, 有什麼聲音來, 就知道是什麼聲音, 而心中卻對此聲音不給名字, 不形容, 不比較. 1) 不給名字 - 儘量不去想 "這是什麼聲音" , 亦即不貼標籤. 如: 聽時不去想這麥克風傳出來的聲音是法師的聲音. 2) 不形容 - 如: 這聲音好不好聽. 3) 不比較 - 其實在形容時己有了比較.

   

「觀音法門」的重點是要放鬆, 只要是輕輕鬆鬆的活在當下的狀況, 就開始用上了這個法 門. 這個法門通常在打禪七時用到, 有時週末的二或三天禪修也用到. 相較於用看的直觀法 門, 聽的法門就方便些. 眼睛一看到東西就會動念頭, 念頭動多了而費神, 人較容易疲倦. 墨西哥禪修中心負責人曾分享他的心得, 在歐洲旅遊, 去看許多博物館而眼睛很累, 後來用上 這三“不”的直觀方法, 看到是這個樣子就是這樣, 而不給名字, 也不形容、不比較, 如不 去研究畫作的歷史、佈局、美在哪裡, 就輕鬆許多.
當自己愈是放鬆, 聽入耳的聲音就愈多, 可達到所有的聲音一起聽進來, 然而這只是 淺層的聽聞直觀. 觀世音菩薩用觀音法門, 己到達深層的耳根圓通的境界, 而隨時能聽到世 間任何的聲音, 心中卻安定、不忙, 而能循聲救苦救難.
法鼓山的祈願觀音殿掛有「入流亡所」的匾額, 指出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是 "反 聞而聞自性", 即回過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由聽身體內的聲音(如心跳), 再聽到心中粗的念 頭的聲音, 心很安定時可聽到細微念頭的聲音, 乃至極細微念頭的聲音, 在觀察念頭不斷的 變化, 對無常有了深刻的體驗, 最終能聽聞到自己的自性(即空性). 觀世音菩薩就是因為能 反聞到自性, 體證到空性(本質是空的), 而能入流亡所. "所" 指所聽的人 (自己), "亡" 指沒有, "入流" 指晉入了聖人的階位. 即已昇華到放下所聽的人, 沒有所聽的人了(無我), 而成聖人.
通常我們都認為 "有個人" 在做什麼, 開始時是有個在做事的人. 如經行, 開始時, 我 們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是在走路, 漸漸地只有身體在動的念頭, 後來己是沒有念頭的自然在 走. 沒有 "在走路的我" 的念頭, 猶如"亡所". 我們不只是求觀世音菩薩庇佑, 更要向衪學習, 在生活中練習「觀音法門」以及實踐修行的觀念(無常、緣起、因果、無我、空), 將會達 到"亡所". 此外更要學習衪那大慈大悲的精神, 做觀音菩薩的化身, 去循聲助人.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