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顯理 以理行事 - 洛杉磯道場舉辦《法華三昧懺研修營》
教觀綱宗、法華三味懺儀 心得分享 (1)
文: 張演慧
洛杉磯道場於8/23-26舉辦《法華三昧懺儀研修營》,歡喜邀請果慨法師帶領四十多位學員,共同學習如何用懺儀的方法, 達成三昧的功能,以開啟法華的智慧。 此次研修營的架構是學員們學做自己的監香,引導自己拜懺、誦法華經和禪觀, 從動到靜,從事到理。學員們很感恩洛杉磯道場促成如此殊勝的因緣,由遠道到而來的果慨法師,帶領信眾們共同研習此次經中之王和總持之王的禪修活動。
在活動開始前,所有學員已先完成共十二堂的線上錄影轉播《教觀綱宗》研習講座,果慨法師闡述修行是四教齊修:藏教的方法;通教的知見;別教的行願;圓教的態度。教觀要雙運, 解行要並重。佛學是知識,是名詞。學佛是知見,是動詞。佛法的「用」就是要和我們的生命結合在一起,藉由外在的因緣,開發我的自性功德。在生活中運作任何事,你不起煩惱,也不讓眾生起煩惱 ,你就是走在一條自覺覺他的成佛之道上。
經教是修行的地圖,法師期勉信眾們研讀教觀綱宗,不僅能認識天台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於佛陀一生說法的組織體系與實踐步驟,更能有全面而完整的了解。法華經是經中之王,如海納百川。法華三昧亦稱王三昧,統攝一切三昧故亦號總持之王。法師進一步說明修行的態度是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修行的態度是藏通別圓不可分,權實不二。「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要常發菩提心,大悲心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心不為外境所動,保持清楚覺照,觀外在因緣後而動,如鐘錶的軸心不動,是為了其他轉輪能精準的動,以達「以事顯理,以理行事」之目的。
圓人受法,無法不圓。法師再次提點,法無定法,境隨心轉。想法和態度改變了,才有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聖嚴師父說: 「修行要以人天善法為基礎;以解脫道為過程;以菩薩道為我們的根本」。法師也說明修行沒有終點,要在眾中修,做義工、多培福。供養三寶、布施、廣結善緣、積集資糧。我們修學佛法是為了提升人品, 建設淨土。法師也鼓勵信眾們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用佛法淨化自己的同時,你就是在淨化這個社會。藉由利益眾生,來成就自己, 共成佛道。
教觀綱宗、法華三味懺儀 心得分享 (2)
文: 梁麗芬
我最感動是法師提到 - ”修練自己,成就他人” 是人生目標。 緣起性空是佛教的核心思想,因為緣起,所以無常,因為無常,所以無我,因為無我,所以是空。所有現象是有(幻有),但本質是空。四教(藏、通、別,圓)的別教就是 “修練自己,成就他人”。別教是學行願,獨菩薩法,發菩提心(大悲心、平等心) 是為利益眾生。從因果觀空,從空觀不空;空假平衡,就是中;即空,即假,即中。
修行就是內觀,日常生活要多觀察自己的身口意,起心動念要有覺知力。遇到境時,不要馬上反應和處理。先要提起正念,告訴自己這只是一個生滅假相 (幻)。因緣和合,沒有好與壞,用平常心面對。當下的清靜,便是修行。
教觀綱宗、法華三味懺儀 心得分享 (3)
文: Robert C
因為有上教觀綱宗,終於了解了所有懺儀都源自於法華三昧,才知道要運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圓教的精神來拜懺。以後再拜懺的話,就會用這樣子的心態,才是究竟的。
因為法華懺儀時間密集緊湊,大家都把握時時刻刻精進,在這種氛圍下讓我也不敢懈怠,克服我自己身體的障礙,竟然能夠順利的完成拜懺以及圓滿一部法華經,對我來講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挑戰。感恩支援這一次的內外護菩薩們,因為他們盡心盡力的付出,讓這一次的法會能夠如此圓滿。期待下一次果概法師再來授課,讓我們在菩提道上繼續學習,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