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班第六次上課心得分享---體驗法鼓山 

12/11/2011

 

第一組 關懷員:邱姿惠 Tiffany , 由Ivan師兄暫代
上課心得分享:吳佶人

法鼓山的建築群傳承了唐朝的風格, 它自然、莊嚴、 簡樸, 不刻意裝飾但流露出一種說不出的靜與美。它融入了聖嚴師夂所要表達的建築理念,傳統又具有時代的創新之意,兼具了人文與自然又突顯出佛教的精神及特色。在建寺的過程中,法鼓山處處以環保為懷, 舉凡山上的一草一木都盡量保存, 做到建築群與自然環境切合, 色彩又不喧賓奪主。
有幸曾去過總本山,從停車場向山上看,建築群的佈局真美,而且有能使人安靜下來的力量,一路走上去覺得只有一字可形容,好有〝禪〞意啊! 

第二組 關懷員:顏森子Mori

四年前有幸到法鼓山參訪,因為去的時間較晚,所以停留時間很短,就必須乘坐最後一班接駁車回停車場,因為是知道去法鼓山,否則一定會被搞糊塗,這是一個佛教的道場嗎?這麼一片莊嚴的建築物,所有建築物所用的色彩是那麼的祥和與安定,是怎樣的心思去設計這樣的一片園區,總算在這次課程:【體驗法鼓山】,明瞭了平地起樓閣的背後過程,很令人震撼的是師父對建築結構的博學,依山而建,保留原狀,才令我們現在有如此優美雅靜,有參木,有流水的園區。下了課,有如上了一堂法鼓山的近代史。 

第三組 關懷員:陳偉豪Gary
上課心得分享:許常一

第六次福田班的課程主題是:體驗法鼓山。重點主要在介紹法鼓山整體建築群的設計理念。透過放映的影帶中總工程師對法鼓山建設理念與原則的說明,可以知道法鼓山上每一棟建築背後都涵攝了佛教的精神與特色,整體建築群更是融合了傳統與創新,兼具人文與自然的特點。若有機會參訪總本山,感受到了整座法鼓山生命教育園區所帶來的穩定攝心的力量,也無須太過驚訝,因為這些都是聖嚴師父與所帶領的一群優秀建築師精心規劃設計的結果。
無論在建築硬體本身的設計上,或者在依山勢而建的施工過程中,都可以看到師父和建築師們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用心與努力:為了配合整體環境色系,建築群色調定為古樸的灰白與磚紅;為減少人工建築所給環境帶來的傷害,盡量做到植樹護林並整治法印溪的溪水;為了充分利用環境資源並減少浪費而有景觀公園,軟性綠色圍牆的設施,無光害的路燈以及水資源的回收設計…等。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為了移植一棵大樹,請來了移樹專家花費百萬耗時一年,為的就是等候大樹的根部能逐步適應新土,確定大樹已能適應新環境新土壤,而後才進行整棵樹移植的大工程。這種維護生態尊重生命的態度著實令人感動!
一路見證了整座法鼓山生命園區建設過程的果醒法師也與大眾分享了許多建設過程中關於“眾生”的一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雖然這些不可思議的靈異現象透過果醒法師生動的轉述把大家逗得開懷大笑不已,然而面對這些現象時師父對法師們的叮囑與教誨,卻讓我看到了師父對自然環境以及這些無形的眾生的一種尊重與慈悲。佛陀時代的僧團有結夏安居的規定,為的是怕雨季時僧團出外乞食踐踏到草木蟲蟻;而中國古代叢林制度也禁止斬草掘地,為的也是不忍傷害大地眾生。為了建設一個利人利己的法鼓山道場,在掘土動工的建設過程中必然會驚擾到此地區的“原居民”,因此如何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傷害與對此地眾生的驚擾,便成了法鼓山建設過程中很重要的施工原則。而這份對環境對眾生的尊重的背後,相信是源自於大修行者的一種既深且廣的平等心。 

第四組 關懷員:林麗君Melissa
上課心得分享:李耀芳

這次福田班的課程主題是體驗法鼓山,上課的內容介紹法鼓山的建設理念及過程。由果醒法師及果乘法師指導。課堂中觀看了負責建築的陳總工程師協助聖師父建設法鼓山的感言和心路歷程。陳總工程師分享他在與師父的共事互動中,由專業的慢心轉而敬佩師父的智慧及悲心。他舉許多例子,其中以為了維護保存山上的原生植被,師父指示寧可犧牲建物面積,而把空間讓出給在原地生長多年的老榕的故事,最令人感動深刻。這顯示師父重視自然環保及尊重眾生的慈悲心,即使是對無情界亦然。
陳總工程師又舉例,為了建設法鼓山師父與建築師群開了上百次的會,從一開始建築師們堅持己見到佩服師父的胸襟遠見,乃至認為師父才是法鼓山真正的總設計師。從設計藍圖、造型、選材、配色等,師父無不親自參與。從覓地、動土到竣工共花十六年,為了弟子為了眾生師父是用他的生命在建設法鼓山。課後不禁讓人想起師父常醒弟子們的勉勵話語 "法鼓山建好了,那你們心中的法鼓山呢?" 

第五組 關懷員:廖玲瑋 Sandra
上課心得分享:陳驥智

福田班這次帶給我心靈的感動是,之前去總本山的時候,只是看看和逛逛,並沒有很多真正的感觸,但經過這次的課程後,才發現不論是俯覽的整體結構或是一磚一瓦的微小的地方,都包含著師父和大眾的智慧結晶和心血努力,任何一個成就都是需要眾多合和的因緣,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靠眾人的努力和功德成就, 不僅帶給我們有形的道場,也建立了我們心靈的道場,也許就正是因這樣的傳承,才能真正成就「千年道場」。 

第六組 關懷員:邱美蓉Michelle

這次福田班上課印象較深刻的是蘇師兄提到“尊重”的一席話. 因為看了師父談到法鼓山本山的建築, 許師姐感受到師父是如何真誠慈悲對待一切蒼生. 也由於許師姐分享了她的感動, 自認原本對佛法毫無概念的蘇師兄恍然大悟:“尊重”! 記得讀書會時, 一位師姐不解的提問: “你們一直說要莊嚴, 自然不造作不對嗎?” 藉此機會分享一段六祖惠能大師的開示:“事理莊嚴有三. 第一莊嚴世間佛土, 造寺寫經布施供養是也. 第二莊嚴見佛土. 見一切人, 普行恭敬是也. 第三莊嚴心即佛土. 心淨佛土淨. 念念常行佛心是也.” 

第七組 關懷員:彭家彰Janet
上課心得分享:翁文玲

聖嚴師父是位偉大的身教者. 他的一生是部寫實的佛法. 他 所教導我們的無我利他及眾生平等, 在法鼓山的建築理念與應用上也充分展現. 由設計, 選材, 顏色 到施工, 師父都親力親為, 全力參與. 寧可建築時間拉長, 建築費用增多, 不可忽略園區內的自然生態, 要盡力照顧好所有的草木及生物, 要與環境和諧共處. 整個法鼓山的建設, 有如人間淨土的雛型, 是佛法活生生的示現, 讓我們深受感動. 

第八組 關懷員:王小薇Tina
上課心得分享:雷麗華

很感恩我可以參加這個月的福田班。在這堂課裡,我們學到了法鼓山的建設理念與佛曲『法鼓山』。特地感謝徐師兄的體驗分享與果醒法師說的風趣故事。還記得兩年前第一次上去法鼓山的感受。那裡並沒有金碧輝煌的大殿或色彩繽紛的建築與雕像。有的只是在炎炎夏日裡的一片清涼與平靜。這堂課讓我們明白了當初師父的期許、建設理念、原則、佈局、注意事項等的細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開會、檢討、修改,在師父的領導之下,法鼓山建成了。讓我感動的是,他們可以為了移植一棵樹而花了一年到時間。為了不破壞原有的七棵雀榕樹,教育大樓往後移了。整個法鼓山園區就是一個很好的自然環保落實,讓我們可以好好學習。 

第九組 關懷員:呂麗芬Sherry
上課心得分享:林善婕

這次上課離上次上課的時間隔了兩個月,還蠻期待的!今天的課是由7 分鐘募款餐會的剪輯開始,七分鐘從籌備預演到餐會當天,雖然只有七分鐘卻是多位護法的付出才能讓這個籌款餐會圓滿的落幕。
今天的主題是體驗法鼓山,對於法鼓山我真是一個新生, 但經過了今天這堂課我想有一天我到了法鼓山我對那裡的一草一木一定不會陌生。但真正讓我感動的,卻是師父的慈悲,師父將他的慈悲不著痕跡的都放在法鼓山的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這份慈悲不著痕跡的讓所有原本在法鼓山的有情無情眾生並沒有因為來了一個法鼓山而被迫搬離,所有因慈悲結下的善緣,我相信一定會有更多 的人願意親近佛法的。 

第十組 關懷員:黃靜宜Ester
上課心得分享:吳光娟

12月11日是福田班第六次上課, 當天上課的內容最主要是介紹聖嚴師父如何督促法鼓山硬體的建成. 這次由總工程師作完整的介紹, 又再次讓我心底產生極深的悸動. 總之, 整個過程讓我們更了解師父的宏觀, 師父對環保的重視與實踐, 以及師父對任何事的面面俱到, 著實使每一個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我覺得法鼓山的建築雖然沒有其他廟宇的金璧輝煌, 但確可讓每一個人走進去後, 有如回家的感覺, 它是一個可以靜心、修身、養性的地方, 它的氛圍是其他廟宇所沒有的. 
回想, 自從接觸法鼓山後一路走來, 曾經有過無數次的感動, 包括在看完師父的書與聽完師父的開示. 即使未曾有機會與師父面對面的直接接觸, 但是確感覺與師父有份無法形容的心靈契合. 我深知此種因緣, 並非只產生於此世, 而是前世或前幾世就已種下的. 對師父的用心、犧牲與奉獻, 我只能說感恩, 再感恩. 也希望我們每個人能盡己之力, 好好的護持師父一生所造就“有形”, 與“無形”的一切. 

第十一組 關懷員:倪萍瑛Carey
上課心得分享:葉育英

這次福田班,仔細的介紹總本山的建築,園區的規化和建築風格,不浮誇、尊重自然,力求環保、聖嚴法師的智慧、與毅力,讓我深深感動,聖嚴法師說:許一個好願,實現它。這是2011年的最後一次福田班,希望洛杉磯道場的願能逐一實現。
Go to top